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海韵文学 >> 三国:汉中祖 >> 第一百五十五章预防

第一百五十五章预防 2/2

“且国中大臣多为荆州人士,上丞相虽贤,但其下从之又是如何?向朗虽忠于国事,然不治素检,朝中之事,皆应和马氏二人,岂能为国之大吏。荆人势大,诸吏默认无言,应和荆州士人所行。”

“大汉朝政不同往日,陛下可念荆人立国之功,然治国之时,当有所摒弃。今时上丞相尚能提拔英才,不宜偏私。若其亡后,荆楚士人比为朋党,又当复后汉关东士族之事,届时其害不在外,而在内。”

杜恕跪于地上,言语间极其诚恳地述说着自己的看法。

“臣有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当有筑穴之势,不可不防。今者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陛下当大计天下之损益,政事之得失,诚不可以怠也。”

刘禅看着杜恕的奏疏,许久不言,而是将奏疏放到桉上,负手起身,眺望远处的景色。

杜恕这奏疏若让外人看见,必定会掀起大的波澜。他直接向大汉朝中的荆楚士人开炮,告诉刘禅,这些人团结在诸葛亮身旁。诸葛亮在世还能利用他的威望,去提拔大汉国内其他地方的俊才,他们不敢有怨言。

但如果诸葛亮去世了,这些荆楚士人极其容易形成仿佛东汉时期的关东士族集团,反噬大汉的根本。而杜恕希望刘禅能够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对这种现象动刀子。

当然杜恕所说的,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刘禅又如何不知晓。在平定关中后,刘禅有意识地提拔关中士人进入大汉高层,如委任鲁芝作为侍中,又让他出任荆州刺史,成为大汉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荆州士人的刺史。

但如今的刘禅似乎发现,自己的动作好像跟不上了,拿下南阳后,重新有了根基的南阳士人的势力将会快速膨胀。

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刘禅开口说道:“务伯当有大才,今在外许久,恐有荒废才学之所用。即日入朝为官,封侍中,领御史中丞,左御史大夫董允,共掌御史台。今后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副官御史中丞。”

御史台的执掌者,乃是御史大夫,后至东汉,御史中丞领御史台属官。而刘禅则是准备,先组建新的御史台,改革官制,确定了御史大夫为话事人,御史中丞为副手的领导体系。

二人权利二分,御史中丞职督管地方御史,负责接受公卿奏事。御史大夫,主负责弹劾百官与日常工作。当然这是短暂的做法,等到适当的时机,将进一步改革御史台。

确实需要向杜恕所说,让其他州郡籍贯的官吏进入大汉中枢,从而改变下大汉传统,即一直以来的荆楚人治国的习俗。

但也不是让荆楚人消失,还是降低荆楚士人在大汉国内的话语权。毕竟大汉若掌握天下,将要面对关东士人的涌入,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集团力量,反而是危险的。因此大汉还是需要保持以荆楚士人为核心的体系,稳定大汉的基本盘,只不过引入其他地方的人进行对冲,不至于一家独大。

“臣领命!”杜恕应道。

“今日之语切不可向外人告之,违者斩。”刘禅叮嘱众人道。

“诺!”

周易有言:“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君主若无保密意识,就会失去良臣。臣子没有保密意识,会因泄露机密而亡。国若欲成大事,泄露机密,反而会有大害,以至于亡国。

因此,这种事不由刘禅不谨慎,一旦泄露出去,杜恕将有危险。不仅如此,也会引起荆楚士人对刘禅的忌惮,于国不利。

(今天没更了!)

喜欢三国:汉中祖请大家收藏:(www.haiyunwenxue.org)三国:汉中祖海韵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 - 三国:汉中祖全文阅读 - 三国:汉中祖txt下载 - 周府的全部小说 - 三国:汉中祖 海韵文学

猜你喜欢: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牧神记让你当质子,你追敌国女帝?仙者我有一个修仙世界我在诸天轮回封神开局账号被盗,反手充值一百万这个文字冒险游戏绝对有毒星环使命我成了游戏里的反派之王